鋼筋連接灌漿套筒 | 鑄鐵 | 可定制 | JG-T 398-2012 | 大量 | 大量 | 電議 | 電儀 |
全灌漿套筒 | 鑄鐵 | 可定制 | JG-T 398-2012 | 大量 | 大量 | 電議 | 電議 |
全灌漿套筒 | 鑄鐵 | 可定制 | JG-T 398-2012 | 大量 | 大量 | 電議 | 電議 |
全灌漿套筒 | 鑄鐵 | 可定制 | JG-T 398-2012 | 大量 | 大量 | 電議 | 電議 |
全灌漿套筒 | 鑄鐵 | 可定制 | JG-T 398-2012 | 大量 | 大量 | 電議 | 電議 |
?半灌漿套筒 | 鑄鐵 | 可定制 | JG-T 398-2012 | 大量 | 大量 | 電議 | 電議 |
全灌漿接頭是一種傳統的灌漿連接形式,連接套筒與兩端的鋼筋均采用灌漿連接方式,兩端的鋼筋均須為帶肋鋼筋。
半灌漿接頭是一種較新的灌漿連接形式,連接套筒與一端鋼筋采用灌漿連接方式連接,而另一端采用機械連接方式連接,目前已有應用的機械連接方式是直螺紋連接和錐螺紋連接,
鋼筋套筒灌漿接頭允許應用在以下混凝土結構部位:
1)預制柱、預制剪力墻的豎向鋼筋連接處?刹捎冒牍酀{接頭或全灌漿接頭。
2)預制疊合梁下部連接處后澆段的縱向鋼筋連接處。采用全灌漿接頭。
由于預制構件的連接鋼筋接頭不得不在同一截面布置,因此在《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》
JGJ1-2014中明確規定,采用套筒灌漿連接的縱向鋼筋,其接頭應滿足現行國家行業標準《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》
JGJ107中的Ⅰ級接頭的性能要求。
接頭是否達到Ⅰ級接頭的性能要求,通過JGJ107規定的接頭型式檢驗進行判定,其內容包括:單向拉伸、高應力反復拉壓和大變形反復拉壓
3項試驗,對接頭的變形性能和抗拉強度進行檢測,各項均達到Ⅰ級接頭性能指標的接頭,方可判為Ⅰ級接頭。不同規格鋼筋的套筒灌漿連接接頭要分別進行型式檢驗。
連接技術原理是:連接鋼筋插入套筒后,將專用灌漿料灌入套筒,充滿套筒與鋼筋之間的間隙,灌漿料硬化后與鋼筋橫肋和套筒內壁形成緊密嚙合,并在鋼筋和套筒之間有效傳力,即將兩根鋼筋
1、基層處理:清理施工面,清除掉基礎表面的浮灰、油污等;進行人工或機械鑿毛(或涂刷界面劑),所有施工面必須堅固、無明水;
2、檢查鋼套筒的灌漿孔及出氣孔是否有堵塞的情況,如有堵塞需先進行疏通;
3、連接灌漿管,并準備好堵頭;
4、按照推薦用水量加水攪拌灌漿料,推薦采用低速強制式攪拌機,一般攪拌3min左右;如果采用手電鉆攪拌,攪拌后氣泡較多,需要靜置2min左右待氣泡破后再灌漿;
5、如果采用人工攪拌,開始時灌漿料的黏度會比較高,這時需要延長攪拌時間,而不能因為黏度較高而多加水,按照推薦用水量,隨著攪拌時間的延長,灌漿料的流動性會越來越好。
6、采用人工或機械灌漿,從一端灌入,至另一端流出后封閉灌漿口和出氣口。
7、灌漿后24h內不能擾動灌漿部位。
五、包裝及貯存
內襯塑料薄膜牛皮紙袋包裝,50kg/袋。
干燥、陰涼條件下,貯存期為6個月。